【资料图】
这几天看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新名词,“慢就业”,而且说2023年的大学毕业生中,选择“慢就业”的比例已经上升到18.9%。
我看媒体给的解释,“慢就业”大概是指年轻人毕业或失业后不急于找工作,而是先放慢节奏享受生活,去旅游放空或与家人团聚,或参加各种技能培训,直到有合适的机会再去上班。我当时心想,这不就是找不到工作在家待业吗?为什么不直接叫失业或待业,而是要再发明一个新词呢?
除了“慢就业”这个词,还有一个叫“灵活就业”的词已经在网上热闹好几年了。记得自从经济呈现下行态势以来,就有媒体专家在说这个词,而且当时有数据还显示,全国“灵活就业”的人群已经超过2亿人(现在有多少我已经有几个月没关注了)。
不管“慢就业”也好,“灵活就业”也罢,我相信以中国之大、人口之多,肯定有人会愿意选择这样的生活。但是,就中国现在的社会节奏与多数人面临的生活压力,如果说有几百万、几千万、上亿人愿意主动选择这样的生活,那肯定是胡扯。如果能找到一个相对稳定、满意的工作,试问有多少家长、多少年轻人愿意选择“慢就业”或“灵活就业”?
对绝大多数来说,之所以“慢就业”或“灵活就业”,说白了,不是没办法嘛!
如果“慢就业”、“灵活就业”是一种更人性、更浪漫、更具诗情画意的后现代生活,那些发明鼓吹“慢就业”、“灵活就业”的媒体专家、那些享受着各种制度红利的有体面工作和稳定收入的人,他们和他们家人,怎么不选择那种生活呢?怎么还在想尽办法让自家的孩子进体制进国企端“金饭碗”“铁饭碗”呢?
经济下行、失业率创新高、社会经济与市场信心低迷,面对这些情况、这些严峻挑战,关键是要想办法尽快改变,尽快把经济搞上去,把失业率降下来,把经济活力和市场信心激发出来,创造更多就业机会。我们的媒体专家应该把智慧放到这些工作上,为国家支招,为百姓解难。
但实际呢?有不少媒体专家,不从这些需要解决的挑战入手,不围绕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谋出路想办法,而是整天搞些花里胡哨的名词自欺欺人,好像用这些新名词一包装,问题就不存在了,失业率就能降下来了,能吗?为遮羞真是脸都不要了!
关键词:
热门推荐
最新资讯